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這個特展還蠻符合時事⊙ω⊙
在這個傳染病新冠肺炎COVID-19肆虐的時代,探討臺灣在日治時期至1945-1947年間的傳染病及公共衛生的主題特展《傳染病與⼆⼆八事件——⼆戰後初期臺灣疫病的社會衝擊》,能夠從歷史的角度看看不同政府單位(日本政府、國民政府)對於疫病防治及治理的方法及態度。
展覽環境
特展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二樓,入口處有展覽手冊可索取。
空間明亮寬敞(冷氣也蠻涼的),多以展示在牆面為主。
防疫宣傳海報 |
答題送紀念品
跟著參觀方向指示,有線上隨堂小測驗可以參與~(館內有提供Wi-Fi可以使用)
小測驗 |
總共有五題,答對四題拿到80分就可以兌換紀念品小禮「口罩夾」。只要有認真看展覽內容,其實要答對並不難喔!
紀念品口罩夾 |
這次的紀念品「口罩夾」蠻實用的,也很符合傳染病主題😆
這幾次參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展覽經驗,這是第一次採用答題方式獲得小禮耶!之前比較多是打卡送禮,寫小測驗的方式也很不錯,而且題目不會太難~(我覺得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的解謎答題遊戲就好難哈哈😂)
三大傳染病:鼠疫、霍亂、天花
日治初期的鼠疫(ペスト、百斯篤)、霍亂(コレラ、虎列拉)、天花(天然痘)曾造成重大傷亡。
從死亡人數統計表中,看得出鼠疫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,在1918年控制住。
霍亂在1902、1912、1919年有比較多的患者,1920年平息之後仍有零星病例。
天花在1918-1920年間有較多的患者,臺灣總督府規定兒童在一歲以前需接踵牛痘,否則會扣押或罰鍰,在嚴格執行之下也只剩下零星病例。
國民政府從日本政府手中接收臺灣後,傳染病情況也跟日治時期有所不同。臺灣跟中國之間的運輸沒有檢疫限制。
鼠疫、霍亂、天花都在1946年再度出現病例。
已絕跡將近30年的鼠疫,因為港口檢疫工作不確實,再度開始出現病例。
1946年在基隆首先出現霍亂病例,疫情擴散至全臺各地。
天花也是在1946年開始出現病例,從境外移入,港口是最先發生天花的疫情地區。
現場也展示了幾則《民報》刊登的相關傳染病報導。
二戰後初期的鼠疫、霍亂、天花相關統計數據。
傳染病統計數據 |
折線圖可以比較看得清楚這些傳染病的變化,鼠疫在1946年6-7月的死亡率急速竄升,天花則是持續了比較長的時間。
公衛政策
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未防治從境外移入的傳染病,頒布〈船舶檢疫暫行規則〉,針對指定口岸之船隻進行檢疫。隨著時間演進,檢疫政策也擴及至所有外來船隻。
當時的衛生行政是隸屬於警察系統,這張臺北州警察衛生展覽會的海報中,可以看出警察的忙碌⊙_⊙
臺北州警察衛生展覽會海報 |
海報中的警察像千手觀音一樣,背後的每隻手要處理不同的事😮
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,衛生行政與警察業務分開,成為獨立的行政體系。以維持既有狀況為最大原則。
公共衛生政策沿用中國那一套法規,忽略掉了被日本統治過的臺灣已經跟中國狀況不同……
從表中可以看得出來有好次港口檢疫並沒有進行檢疫或被拒絕檢疫。檢疫不確實,也難怪傳染病會從境外移入😥
國際上的防疫援助
英美等國成立的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」(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,簡稱UNRRA),當時仍然為聯合國會員之一的國民政府也有獲得物資援助。
UNRRA提供了疫苗以外,還有派人來臺協助治療及宣導等,但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。從UNRRA的工作報告檔案中,曾提到物資分配不當或被私吞牟利的問題。
特展中展示的UNRRA相關文獻雖然為英文,但也有中文文字說明。
防疫相關的事件
在防疫事務上,醫療人員除了除了醫治病患外,也有人動員並組織青年學生隊,進行公共衛生推廣活動。
行政機關的防疫缺失,人們也透過各種管道進行發聲。
布袋事件及新營事件都是因防疫而引起的警民衝突。
特展中展示了《和平日報》、《臺灣新生報》等關於事件的報導。
影片播放及書籍、報紙展示
百年戰疫這個影片片長約有3小時13分鐘,前方有擺放沙發椅,若有時間的話,不妨坐下好好觀看此段影片。
百年戰疫影片 |
另外一支影片是現任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主講的「臺灣COVID-19的抗疫之路——疫病下的邊境檢疫與國際援助」。(👈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Youtube也有上傳,可以點進連結裡觀看)
也是有設置沙發座位,沒有像前一支影片高達三個小時,可以坐下來好好看完~
抗疫之路影片 |
下方的書籍都是限館內閱讀,不可帶走。有《傳染病與228》、《百年戰疫:臺灣疫情史中的人與事1884~1945》、《被出賣的台灣》(重譯校註版)……等書籍。
後方的報紙可以拿起來翻閱,分類擺放也蠻清楚的。
報紙 |
相關報導都有鉛筆打勾標註,蠻貼心的😊
報紙 |
👏如果喜歡我的分享,請拍手給我鼓勵,謝謝!
展覽資訊
展覽名稱:傳染病與⼆⼆八事件——⼆戰後初期臺灣疫病的社會衝擊
展覽簡介:
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以及隨後大規模軍事鎮壓及清鄉,是臺灣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事件之一。對於事件發生的原因,包括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,政治貪腐、經濟剝削,以及臺灣與中國分隔半世紀的發展,導致事件爆發的宿命結構因素。
而這些都較著重在顯而易見的層面,較少人注意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一、二年間,因為國民政府接管臺灣的種種缺失,導致公共衛生與防疫機制失能,鼠疫、霍亂、天花等傳染病在臺灣又重新復發,造成數千人因傳染病死亡,引起民心高度恐慌,增添社會動盪的潛在因子,成為引爆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。
本次特展探討從日治時期至1945-1947年間,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初期施政狀況,以公衛做為探討重點,爬梳歷史脈絡、彙整相關數據並展示圖文、史料及訪談,還原二二八事件前,臺灣社會面對傳染病蔓延以及政府防疫不力的恐慌。
展覽期間:2022年05月13日至2022年10月02日 10:00-17:00(週一休館)
地點: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2樓南翼第2展區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
票價:免費
延伸閱讀
【展覽觀後感】典藏文物數位化特展《228 UNBOXING!》@台北二二八紀念館(臺北展覽)
【展覽觀後感】日治時期興趣嗜好特展《趣吧!與百年前的趣味相遇》@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(臺北展覽)
【展覽觀後感】2021言論自由日特展 《剪出來的電影史:戰後電影審查特展》@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(臺北展覽)
【展覽觀後感】壢景町常設展《為民主插電 - 看見1977中壢事件》,在中壢歷史建築認識過去的選舉歷史事件。@壢景町中壢民主展示館(桃園展覽)
【展覽觀後感】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《土地傷痕 第一篇:午夜喧囂》
【展覽觀後感】新文化運動月特展《青年的誕生》,走進新文化館一探究竟日本時代的青年吧!(臺北展覽)(下篇)
【展覽觀後感】新文化運動月特展《青年的誕生》,走進新文化館一探究竟日本時代的青年吧!(臺北展覽)(上篇)
【展覽觀後感】促轉會社會對話展《彼時影·未來光》(臺北、苗栗、臺中、桃園巡迴展覽)
追蹤IG👉tsai_foodlife (紀錄食物為主)
追蹤FB👉無味生活的小樂趣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