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
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

這個月(2021年3月)去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聽的講座紀錄及心得分享,講座主題是「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」。

講座是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「土地傷痕」的相關活動之一,共生音樂節邀請了臺大歷史系陳翠蓮教授來擔任講者。(土地傷痕第一篇午夜喧囂展覽參觀分享可點此

是聽完講座後回家憑印象及筆記打的紀錄,以自己比較印象深刻的部分做紀錄,還請多包涵。

此篇講座心得分享文分成以下三大部分:

  • 講座資訊(官方公布的相關資訊)
  • 講座紀錄與心得(聽講座的紀錄與心得)
  • 筆記(聽講座當下的重點紀錄)
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
圖片取至共生音樂節Facebook


一、講座資訊

▲主題: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

▲簡介:

「月儒,日本天皇對外已經正式宣佈投降了。我們當主人的時代,已經到了。」電視劇《燦爛時光》裡,在日本天皇以廣播昭告投降後,一名父親如此告訴兒子;

「復到我父祖五千年來之國家,復到存明抗清之鄭成功之國家,與四萬萬同胞同心同德,同一歷史,同一法制,同一語言,同一傳統之真國家。」臺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,在「臺灣省受降典禮」同日,發表了這樣一篇祝詞。

在二戰結果引發的政治地震中,台灣人對睽違五十年,又成為戰勝一方的「祖國」的期待,是無庸置疑的。這股興奮和期待維持了多久?知名企業家邱永漢在二二八事件後產生了獨立思想,因政治追捕而流亡海外。他在回憶錄中說,「徬徨了大約半年,我得到的結論是,從大陸來的政府視台灣人知識階級如眼中釘。」

從1945到1947,臺灣人的集體情緒在短短兩年內經歷了大起大落,這些轉變不是一兩天造成的,也不是一兩件偶發事故引起的。在此之間,臺灣人經歷了什麼?有哪些選擇?面對哪些後果?

第一位以二二八事件為題寫作博士論文的學者陳翠蓮教授,曾細緻爬梳從日治到戰後的臺灣知識份子認同光譜,並追索「臺灣」從何時、如何成為島上住民共同的自我,寫出《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》。在這場講座,陳翠蓮將帶我們看見那個世代的激昂與尊嚴。

▲講座時間:2021/3/13(六)下午2時

▲講座地點: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二樓中央區

▲講者:陳翠蓮教授(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)


FB活動頁面:【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】

主辦單位共生音樂節講座紀錄:「集體認同往往會與歷史經驗有關。」


二、講座紀錄與心得

講座地點位於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二樓,就在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《土地傷痕》旁。雖然有事先在網路上開放報名,並且寄送錄取通知信,但現場並沒有進行簽到。(入館還是有實聯制登記資料)

時間差不多,主辦單位人員開場後,就開始進行講座。


講座一開始提到了臺灣其實有獨立的機會,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,世界各地殖民地紛紛獨立,但臺灣卻是沒有這方面聲音的。

臺灣受到日本殖民統治,當時的訴求多為追求「自治」,而非獨立。而獨立的想法,反而是留學生們受到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,才開始產生。


臺灣的反殖民運動,也就是啟蒙時代在1920年代。

當時透過許多方式進行,例如宣傳刊物,簡報中有《臺灣青年》封面圖,這讓我聯想到新文化館的特展《青年的誕生》。

文化運動,臺灣並沒有新文化運動,因為當時認為臺灣沒有文化,因此需要進行文化提升。

白話文運動,可能有種說法是臺灣的白話文運動受到中國五四運動影響,但其實並非如此。當時日本跟中國關係並不好,怎麼可能讓自己的殖民地接受中國的思想呢?

並非受到中國五四運動影響,而是臺灣人開始思考「臺灣到底要使用什麼樣的語言?」但這個語言的問題,仍困擾著現今的臺灣。

我知道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,但卻從來沒深入思考過自己使用的語言有什麼樣的意涵、代表著什麼。第一次注意到這件事,是在2020年9月時去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聽的一場講座,當時有一位觀眾以臺語分享自己對於「國語」、「國家的語言」的想法,雖然我聽得懂的臺語不多,但令我印象深刻。


大正時代的臺灣,想追求精神與物質的並進。實際上當時的臺灣是缺乏精神文明的,追求經濟發展的物質文明,形成了短視近利、怠惰等特質,重視經濟發展,而不重視文化,如今不也還是如此嗎?

蔡培火在《臺灣青年》發表的文章,提出「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」(我等台湾人の台湾である)的主張,文章一出就被日本政府禁止發售,因為內容被認為有臺獨思想。


臺灣被祖國割讓給日本,因而產生棄兒意識。親近中國的祖國派臺灣人,其代表性人物李友邦提出「臺灣既要獨立,也要回歸祖國」。這句話聽起來怎麼前後矛盾呢?原來是指臺灣要先從日本獨立出來,然後再回歸祖國。

在國際上是孤兒的臺灣,連臺灣人到中國都要把自己偽裝成福建人或廣東人。此一情勢有作家的寫成作品,例如吳濁流的《亞細亞的孤兒》、鐘理和的《白薯的悲哀》等。

對於親祖國與否,臺灣分成了三個世代的意識差別。割讓世代(祖國情懷)及大正世代(追求進步價值)都是親祖國的,在戰後時期為社會菁英。戰中代(集體主義、公共精神訓練、對日本近代國家的肯定)對祖國評價不高,在戰後時期還年輕,沒有影響力。


受過西方近代教育的臺灣,在戰後國府接收臺灣後,仍追求自治。但實際上雖然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,但卻又迎來差別待遇。臺灣到底是(祖國的)自己人呢?還是殖民地?


二二八事件的中犧牲了許多菁英,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中提出的核心內容有「臺灣高度自治」,在追求自治這條路上真的好長遠啊……

一個民族是由過去與當前組成,而共同的苦難比歡樂更能促使團結。二二八事件就像是這段話所說的苦難,但是否有成為現今人們的共同歷史記憶呢?至少我身邊認識的人對這塊比較無感的人居多,臺灣到底有沒有形成一致的自我認同,目前仍在努力的路上吧。

講座簡報中有放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趨勢圖表,看得出「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」的趨勢是漸漸減少,「臺灣人」則是漸漸增長,這數據看起民族認同是臺灣人有八成以上,但我體感沒這麼樂觀耶。
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 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趨勢
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 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趨勢


講座的最後開放提問,大約有三四位觀眾提問,我只有大略紀錄。

Q1 如果戰後臺灣可以自決獨立,有沒有分裂的可能?

A1 看時間點,二二八事件前後會有差異。若在1950年可能不見得分裂,但若時間更往後,因為受到中國教育影響,就比較有可能。

Q2 臺澎金馬的共同記憶?

A2 雖然金門馬祖離中國很近,經濟往來頻繁。但臺澎金馬還是有共同記憶,例如中國的威脅,以及威權統治是共同的經驗。另外歷史的記憶也是有可能被操控的。

Q3 二二八事件比較多討論本省人的傷亡,那外省人的傷亡狀況呢?

A3 在二二八事件後,警備總部有做統計。當時政府特別關心外省族群,很快就做補償,但有很多浮報,因此也沒繼續。

Q4 若是將當時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的外省人當成異民族來看待?

A4 當時沒有這樣的思維,認為異民族是日本,而國民政府來臺就像是回到母親的懷抱。歷史要進入當時的情境去探討,不能去脈絡化。

Q5 2018年時韓國瑜勝選及公投的結果讓很多人失望,亡國感很重。當時聽了老師的講座,老師說對臺灣有信心,請問老師的信心是根據什麼?

A5 老師表示自己已經60歲了,以他的觀察認為臺灣社會有很大的韌性,所以有信心。


三、筆記

1. 錯過獨立列車的臺灣人

  • 1945年8月二戰結束
  • 殖民地獨立風潮時,臺灣是沒有聲音的

2. 日本殖民統治與「臺灣人」的誕生

  • 近代國家統治,通常會對國家產生認同,但臺灣卻沒有認同日本。
  • 無法反抗近代化軍隊,漸漸接受現況。
  • 殖民地人民到帝國朝聖,包括朝鮮、臺灣。
  • 明治維新時期留下的問題,在大正時期爆發,日本興起民主風潮、社會運動。
  • 朝鮮人的三一獨立運動,影響臺灣留學生。

3. 1920年代臺灣反殖民運動

  • 宣傳刊物(例如《臺灣青年》)
  • 自治運動(走英國路線,不走法國路線)
  • 文化運動(文化提升)
  • 白話文運動(臺灣到底要使用什麼樣的語言?語言的問題至今仍困擾著我們)

4. 大正時代的臺灣想像

  • 精神與物質並進:被日本殖民統治,臺灣價值部分是被貶抑的,缺乏精神文明,因而短視近利、怠惰、經濟至上等現今仍存在。

  • 多元文化的臺灣:多元融合文化,包括漢人、日本、西方文化。

  • 世界的臺灣:希望臺灣被世界看見。

  • 三大解放運動:殖民地、階級、婦女。

  • 「臺灣人」的自我命名:被統治者稱為土人、番人,而臺灣人又自稱福建人、廣東人。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 臺灣人的自我命名

  • 「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」:蔡培火在臺灣青年刊登的文章,一出來就被禁。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祖國的集體想像——戰後臺灣人的自我認同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

5. 臺灣人共同體的雙重性

 A. 棄兒意識

  •  被祖國割讓給日本
  •  祖國認同
  •  前往中國的留學生人數大增
  •  協助祖國革命(「祖國派」臺灣人)
  •  李友邦(祖國派代表性人物)
  •  「臺灣既要獨立,也要回歸祖國」

 B. 亞細亞的孤兒

  •  吳濁流著《亞細亞的孤兒》
  •  鐘理和著《白薯的悲哀》
  •  當時的臺灣人到中國都要偽裝,不說自己來自臺灣,而說來自福建、廣東。

 C. 三個世代臺灣人意識差別

  •  割讓世代:祖國情懷
  •  大正世代:追求進步價值
  •  戰中代(1920後出生):集體主義、公共精神訓練、對日本近代國家的肯定(李登輝為代表性人物)
  •  割讓世代及大正世代較親中國,在戰後時期為社會菁英。戰中代對中國評價不高,在戰後時期還年輕。

6. 戰後「祖國熱潮」

 A. 臺灣光復熱潮:日本人走了,戰爭結束了,我們不再是孤兒了。

 B. 學習做為中國人:主動學習國語,直到二二八事件後不再主動學習。

 C. OSS調查報告:1946年1月臺灣人政治意向調查,訪問約二十幾人。願歸中國統治、反對臺灣獨立、臺人治臺、反對殖民統治、投資臺灣、經濟發展。

7. 二二八事件與臺灣人認同

 A. 去殖民與再殖民

  •  差別待遇 vs. 臺灣自治(臺灣是自己人呢?還是殖民地?)
  •  貪腐政治 vs. 公共精神
  •  臺人「奴化」 vs. 「中國化」(統治者的自我辯護)

B. 臺灣前途的幾個方案

  •  聯省自治(美國聯邦制):廖文毅提出,林獻堂贊同。政府指控為臺獨。
  •  行憲自治:謝春木主張。祖國1947年行憲,但政府以臺灣人還不是中國人為由,至少要再三年才實施行憲。
  •  殖民地公投獨立(依據《大西洋公約》):廖文奎主張。當時非主流想法。

C. 二二八事件衝擊

  •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提出核心內容為:臺灣高度自治、基本人權、合理社會經濟制度
  • 臺灣菁英犧牲
  • 兩種認同的分歧:

  ①. 從「白色祖國」到「紅色祖國」:中共地下黨人數大增,臺灣成為國共內戰的延伸戰場

  ②. 海外臺灣獨立運動的開展

   廖文毅等組織「臺灣再解放聯盟」

   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(後來被滲透得很嚴重)

   1960s – 1970 王育德(最早寫臺灣歷史)等組臺灣青年獨立聯盟

   1970s – 1980s 美國臺灣獨立聯盟

8. 臺灣島內自覺與獨立呼聲

  • 1970年代「回歸現實世代」(新一代年輕人沒有二二八的陰影,開始討論相關議題)
  • 「中國認同」敘事
  • 1979 美麗島事件
  • 1987 解嚴後島內臺獨運動展開
  • 1988 新國家運動
  • 1989 鄭南榕事件
  • 民主化與政治認同
  • 臺澎金馬共同體
  • 族群 + 政治主義 → 民族主義
  • 一個民族是一種靈魂(由過去與當年構成,共同的苦難比歡樂更能促使團結)

9. 小結

  • 曲折的臺灣認同形成過程
  • 共同歷史、共同記憶的重要性
  • 缺乏共同記憶,可以形成共同的認同嗎?民主會穩定嗎?
  • 「臺灣民族」能夠穩定成長嗎?



👏如果喜歡我的分享,請拍手給我鼓勵,謝謝!


延伸閱讀

【展覽觀後感】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《土地傷痕 第一篇:午夜喧囂》

【展覽觀後感】新文化運動月特展《青年的誕生》,走進新文化館一探究竟日本時代的青年吧!(臺北展覽)(下篇)

【展覽觀後感】新文化運動月特展《青年的誕生》,走進新文化館一探究竟日本時代的青年吧!(臺北展覽)(上篇)

【展覽觀後感】促轉會社會對話展《彼時影·未來光》(臺北、苗栗、臺中、桃園巡迴展覽)

【講座心得分享】文化自造夜講座:不只是桌遊!轟炸歷史界的大空襲




追蹤IG👉tsai_foodlife (紀錄食物為主)

追蹤FB👉無味生活的小樂趣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